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财大艺术学子赴杭州富阳开展寻访“AI与中国智慧”实践活动
2025-07-04 16:5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吴文杰)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近日,浙财大艺术学院“寻访中国智慧”暑期实践队走进杭州富阳四维农业生态园区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一场特别的跨学科实践。学生们以艺术视角切入,探索人工智能(AI)与传统农耕的融合之路,用画笔和镜头记录科技赋能农业的创新实践,更以创意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彰显艺术学子的科技人文情怀。

  走进四维农业:科技赋能立体农耕新画卷

  在杭州富阳四维农业生态园区,实践团队首先见证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农耕智慧的完美结合。园区负责人蔡老师介绍,四维农业通过AI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全链条精准管理。“这里的番茄棚内布满传感器,AI能根据温湿度、光照等自动调节灌溉和通风。”

  实践团队成员王同学边记录边感叹,“最让我震撼的是,这里的种植模式既复现了传统‘桑基鱼塘’的生态循环理念,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了效率,真正实现了‘智慧农耕’。”

  艺术学子们以园区为创作基地,用设计思维提出一项创意,即视觉化农业科普:以插画形式将AI监测数据转化为番茄生长“时间轴”海报,帮助游客直观理解科技赋能下的农耕变化。

  对话重点实验室:AI解码“中国饭碗”的智慧密码

  随后,团队走进中国水稻研究所全国重点实验室,与科研人员就“AI与作物育种”的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实验室王老师展示了团队利用AI进行水稻基因组分析,帮助筛选抗病、高产的水稻品种。

  艺术学子们在实验室的启发下,策划了一项跨界合作,即“一粒稻米的旅程”数字展览:通过AR技术,观众可扫描稻米包装查看其从育种到田间的AI监测数据,感受科技与农业的共生关系。

  书写青春篇章:乡村振兴路上的新使命

  实践队负责人孟同学表示,团队计划将此次社会实践创作成果,以艺术展、科普工作坊等形式展示。“我们原本以为艺术与农业的距离很远,但这次发现,科技与农耕的结合恰恰需要人文视角——如何让科技成果被更广泛群体理解?艺术正是最好的桥梁。我们希望用年轻人的语言,让AI技术‘可触摸’、农耕文化‘更生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农业的科技化与可持续发展。”

  从四维农业的智慧田间到实验室的基因密码,艺术学子们用画笔与创意诠释了“AI与传统农业”的共生之道。这场寻访之旅,不仅是一次对科技与文化的探索,更展现了当代青年以跨界思维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