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郑孙囡)7月,钱塘江正式开渔。杭州市东城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来到了钱塘江边,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开渔节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探访渔民、鱼类认知、江鲜品鉴、鱼市体验四大特色环节,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九堡地域渔业文化魅力。?
对话渔民:探秘传统渔业智慧?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钱塘江边,与九堡街道杨公社区渔民队长王林海展开对话。王队长结合自身20余年的捕鱼经验,生动讲解了钱塘江潮汐规律与捕鱼技巧。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提问,“渔网是怎么收回来的?”“哪些季节捕鱼最多?”等童真问题,现场气氛热烈。通过交流,孩子们对渔民的日常工作有了直观认识,也体会到了渔业资源的珍贵。
触摸认知:解锁鱼类生态密码?
在水产市场上,随处可见各色品种的钱塘江常见鱼类。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触摸、观察,学习鱼类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掂一掂重量,感受不同大鱼的重量,同时,孩子们也见证了鱼王的产生,一条43斤的大鱼脱颖而出,被推选为“鱼王”。
“这种实践式学习,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园长程颖表示。?
舌尖寻味:品鉴钱塘江鲜味?
在开渔节当天,在钱塘江畔吃上第一口特色江鲜,这样的体验给孩子们带来一场味觉盛宴。
孩子们在品尝过程中,不仅领略到钱塘江的鲜味,更了解到鱼肉富含优质蛋白、DHA等营养成分。
“鱼肉好鲜,我还要再吃一碗!”大一班小朋友项昕岚开心地说。?
鱼市探趣:感知渔业产业链终端?
开渔节的现场,鱼类市场摩肩接踵。孩子们在鱼市中体验了渔业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在热闹的市场上,孩子们手持自制采访卡,主动与摊主、顾客交流,询问鱼类选购技巧、烹饪方法等知识。“小朋友们问得很认真,我也很乐意把这些经验分享给他们。”鱼市顾客张女士说。
此次鱼市体验,有效锻炼了孩子们的沟通能力与社会认知。?
一直以来,东城第三幼儿园致力于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教育。本次开渔节活动将劳动教育、自然教育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更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热爱家乡文化的种子。未来,幼儿园还将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