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许静雅)当《就是哪吒》的旋律在教室响起,数十架写满心事的纸飞机突然腾空而起,划过黑板上那片由黄色便签组成的“心情天空”——这不是课间嬉戏,而是杭州市东润外国语学校三四年级各班班会课上的“考前心理辅导”现场。一场以“纸”为媒的心灵之旅,正让期末考前的焦虑在折叠与放飞间悄然化解。
班会课伊始,教师组织学生用蜡笔在便签纸上绘制“心情天气”。30秒内,课桌间涌现出多样的色彩表达:部分学生用蓝色涂满纸张象征紧张,也有学生在角落绘制乌云并标注“担心家长批评”。教师将便签汇总至黑板后指出:“多数同学的心情呈现‘多云’状态,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拨云见日’的原因。”
在分享环节,有学生提到“考试失利时家长的叹息会引发焦虑”,引发不少同伴的共鸣。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认识到:“相似的烦恼说明大家并非独自面对,这正是互相支持的开始。”
“将气球想象成压力容器”——随着教师的指令,学生们开始充气并捏紧气球。当学生手中的气球因过度挤压而爆炸时,课堂中响起一阵惊呼与轻笑。教师借此演示:“气球超过承载极限会爆炸,人的心理压力过载时也会影响状态。”
通过反复拍打未爆炸的气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保留适当空间时,气球反而能弹性起伏。就像课间进行短时间运动,能有效缓解压力。” 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了“压力需要调节”的心理常识。
学生们将写有“怕数学考砸”等压力事件的A4纸折成飞机,不少机翼还标注着“必胜”等自我暗示文字。随后的“盲抽纸飞机”环节,大家用彩色贴纸和积极批注为同伴重新构造压力视角,如鼓励“英语听写已进步”、称赞“练琴有光芒”。
按飞机落点分组后,各小组围绕家长唠叨、难题困扰等常见压力源,提出“OK 手势沟通法”“每日 3 题闯关计划”,并通过捏橡皮泥等模拟释放压力。当学生找回原始飞机时,机翼上“跳绳达标”等同伴肯定、“考试如跳格子”的暖心话语,让大家收获满满的能量,有的孩子还将鼓励贴纸贴在文具上,把这份温暖延续到日常。
最后的“魔法锦囊”环节,教室飘着彩纸香。有的孩子在卡片上画“捏捏解压球”,有的写“找同桌说三个笑话”。当全班跟着老师做“小熊呼吸操”——吸气时双手举过头顶学小熊张嘴,呼气时弯腰像小熊吃蜂蜜——后排的小胖打了个响亮的哈欠,引来一片笑声:“这是放松的声音!”
“压力就像橡皮屑,擦掉就好啦”班会课结束时,黑板上的“心情画”被贴满了笑脸贴纸。407班的谢文昊把画着“冰箱”的纸折成飞机,在机尾写上“我要考100分”——不过这次,他画的太阳偷偷从冰箱缝里探了头。而窗台上晾着的纸飞机们,正被风轻轻吹动,像一群载着糖果色烦恼的小飞船,飞向课间十分钟的阳光里。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