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廉洁教育优化路径探索
2025-06-06 14:4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干部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在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中,学生干部既是校园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未来职业领域的潜在骨干力量,其廉洁素养不仅关乎校园公平秩序的构建,更直接影响着社会廉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当前部分学生干部存在权力滥用、经费违规、学术不端等廉洁失范行为,暴露出廉洁教育的不足。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廉洁教育优化路径,提升学生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举措。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廉洁失范行为表现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作为连接师生的重要桥梁,本应秉持公正廉洁的原则开展工作。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干部出现了廉洁失范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群体的利益,也破坏了校园的公平秩序。

  (一)职务权力滥用谋取不当利益

  某些学生干部将职务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出现权力滥用现象。在班级、社团或学生会的管理事务中,一些学生干部在评优评先、入党推荐、干部选拔等关键环节,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关系密切的同学谋取不当利益。此外,在活动组织与人员安排方面,存在 “任人唯亲” 的情况,将重要岗位分配给关系好的同学,而非依据个人能力与表现,严重破坏了校园内的公平竞争环境。这种权力滥用行为,根源在于学生干部对自身职责认识不足,将服务同学的平台异化为满足私欲的工具,同时也暴露出学校在学生干部权力监督机制上的缺失。?

  (二)经费管理违规缺乏法治思维

  班级班费、社团活动经费等公共资金,本应专款专用,用于集体活动与服务同学,但部分学生干部却打起了这些资金的主意。一些学生干部在采购活动物资时,虚报价格、虚开发票,将多余的经费收入囊中;或者直接截留、挪用班费,用于个人消费,如聚餐、收买人心等。例如,某高职院校社团负责人在组织活动时,故意抬高物资采购价格,与供应商私下达成协议,获取回扣。此外,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账目不清、不公开的情况,拒绝接受同学监督,使得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大打折扣。

  (三)官僚作风盛行缺乏群众信任

  在日常考勤、会议参与、活动执行等工作中,部分学生干部存在双重标准,要求普通同学严格遵守纪律,自己却随意迟到早退、缺席活动。例如,在班级早自习考勤中,学生干部对关系好的同学网开一面,故意不记录缺勤情况,而对其他同学则严格要求。在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时,部分学生干部存在选择性执行的问题,对自己有利的制度严格落实,对自己不利的则敷衍了事。这种特权思想和纪律涣散的行为,破坏了校园的组织秩序,削弱了学生干部群体的公信力,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干部责任意识缺失以及学校对学生干部纪律管理的松懈。?

  (四)形式主义至上背离干部初心

  在工作作风上,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存在浮夸和形式主义问题。在组织活动时,过于追求表面的 “热闹” 和 “排场”,忽视活动的实际意义与效果,将大量精力和经费用于宣传造势、包装活动成果,而对活动内容的策划与实施缺乏用心。此外,在工作汇报中,存在夸大成绩、隐瞒问题的情况,只展示工作中的亮点,对出现的失误和不足避而不谈,向老师和同学传递虚假信息。这种浮夸和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不仅浪费了学校的资源,也降低了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损害了学生组织在同学心中的形象,反映出学生干部务实精神的缺乏。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廉洁失范行为原因剖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出现廉洁失范行为,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个人思想认知、学校教育管理、家庭社会氛围影响以及制度机制缺陷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剖析这些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解决策略,重塑学生干部队伍的廉洁风气。

  (一)家庭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

  学生干部“微腐败”的倾向与其家庭所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有很大关系。在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给老师的“特产”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希望其与老师搞好“关系”。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重智轻德”,灌输给学生的理念是学习的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为就业做准备,在校期间应多获荣誉奖励以丰富求职简历,而缺乏对孩子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的重视,诸如此类功利的、不适宜的引导,都为学生干部的“微腐败”行为埋下种子。

  (二)学生组织官僚化风气盛行

  通过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了解到,有很多学生起初是因为兴趣爱好、锻炼能力、服务同学等目的参与学生干部的选举,但是随着担任“干部”角色能为自身获利后,逐渐转变为一种功利性的诉求。比如,个别学生干部更加注重“管理”而不是“服务”的角色,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更看重这一职位带来的“利益”,慢慢丧失工作的初心和宗旨,这些行为透露出浓重的“官本位”思想,逐渐形成的官僚风气严重影响学生干部的价值选择。

  (三)学生干部廉洁教育渗透不够

  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对象主要集中于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教职工团队,对于学生干部的专题教育目前模式较为单一,针对性弱,主要以说教为主,没有将廉洁文化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中。除此之外,社会上一些“官本位”思想和腐败现象逐渐蔓延至大学校园,这不仅削弱了学生干部对于廉洁文化的认知和信念,歪曲他们的价值观念,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干部对社会不良风气的认同和效仿。

  三、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廉洁教育优化路径探索

  治理高校学生干部“微腐败”的制度几乎处于空白,学生干部的腐败现象大多只能用道德层面去批判,既不受校纪校规约束,更不受法律的管辖,我们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应从批评和思想教育层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干部拧好“廉洁弦”,把好“方向盘”,走好“青廉”成长路。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廉洁教育“安全堤”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将来肯定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或多或少会掌握一些“权利”或资源,难免会有一些腐败的机会和条件,这时就需要学生阶段所建立起的坚定信念来抵制腐败。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理论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院积极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如廉洁知识竞赛、观看廉洁文化影片、拍摄廉洁故事短视频等,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明确定位,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中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和观念。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干部上岗教育,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关于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服务同学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文件,签订廉洁承诺书,增强学生干部廉洁意识,把好廉洁“第一关”;另一方面,搭建朋辈教育交流平台,组建“青·廉”学生宣讲团,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廉洁文化故事分享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学生眼前有方向,心中有目标,提高其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存在感。

  (二)营造浓厚氛围,建好廉洁教育“主阵地”

  校园文化是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将廉洁元素纳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校园风气的重要一环。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洁教育活动,采用主题宣讲、知识竞赛、学习分享、实地参观等形式加大教育力度,确保廉洁教育走心入心。利用好如五四青年节、“学雷锋日”、国庆节、廉洁文化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宣传党和国家的廉政法律法规、各类廉洁人物的先进事迹、剖析典型案例,加大廉洁教育的传播力度,弘扬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营造廉洁的文化氛围。利用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同时充分利用身边考试舞弊、论文抄袭等不廉洁修身的“反面教材”,把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料,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扎紧纪律规矩的“篱笆”。此外,提高学生组织、干部推选、奖助学金发放等学生关注问题的透明度,提升学生树立廉洁意识和正确的竞争意识。

  (三)探索三方联动,密织廉洁教育“安全网”

  廉洁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提高对青年学子廉洁教育的成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帮助子女培养正直、守信、勤劳、守纪的良好习惯和品德,带领子女赴慈城清风园、宁波家风馆、鄞州区廉洁文化馆等宁波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的教育,深入了解全市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学校作为反腐倡廉的主阵地,应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育、思政生活化、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加强廉洁文化教育。同时,学校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廉洁意识,成为学生的榜样。社会环境与教育是决定和影响学生廉洁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径,应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和惩治,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廉洁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作者系: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杨琼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