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里专家学者、知名体育校长齐聚杭州 共话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办学之道
2024-04-01 10:4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朱建文)近日,“浙派体育校长的办学之道”主题沙龙在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省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知名体育校长、学科名师共同探讨“以体育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热点难点话题。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登峰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拱墅教育在发展战略、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强调,校长们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做有理想、有勇气、有担当的行动主义者,用实干和奋进共绘教育发展新画卷,全方位推动拱墅教育高质量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潘春雷表示,选择体育校长这一个独特的视角、这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为了深入探讨体育校长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领导作用,是想彰显新时期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重要意义,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副处长吴栋栋在讲话中指出,全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是杭州教育聚焦聚力的核心课题。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杭州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实施,使一批中小学体育名师、名校长涌现出来,并通过设立“名师乡村工作室”助力教育共富。“本次沙龙群英荟萃,期待浙派体育校长、体育名师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视角、新的活力和激情。”

  现场,多位名校长带来主旨报告。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代实验小学校长张刚分享了《五育融合: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和成长行动》的主题报告。张校长指出,一所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必定有“精神明亮”“热辣滚烫”“热气腾腾”等特质。他基于五育融合理念,阐述了学校以体育人、课程实施、团队研修等聚焦教育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育人的新样态和新实践。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嘉兴市嘉善县实验小学校长董明华以《灵动育人:素养导向下小学生个性化成长新视野》为主题,从“灵动”的体育元素、“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和“基础+个性”的“621”体育课程三个方面分享了学校在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践创举。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奉化市武岭小学校长裘松杰带来了主题为《“五灵”共振:让校园里每个生命充满灵性》的报告。他从以蒙养正、以智启慧、以球育人、以石绘美、以劳赋能五个方面分享了学校在推进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实践探索。

  在最后的校长沙龙环节,多位体育校长从“体育校长的优势在哪里以及利用优势如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校长领导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校长如何应对?”两个主题出发,分享办学之道。

  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心小学校长孙海兵、杭州市文晖中学校长蒋海明、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执行校长沙磊斌、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小学校长项君美,围绕“体育校长的优势在哪里以及利用优势如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展开研讨,大家从自身成长经历和专业角度分析各自优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校长们表示,体育校长的优势在于,对健康的理解更透彻;抗挫能力强,乐观向上,会用运动及时分解负能量;压力管理和统筹能力较强;有大局观,有凝心聚力的团队向心力等。

  杭州市临安区博世凯实验小学校长许强、宁波市前湾新区观塘湖小学校长钟恒炳、杭州市星洲小学校长包国勇,杭州市萧山区所前二小校长金龙围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校长领导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校长如何应对?”这一话题展开研讨,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各抒己见。

  校长们认为,要从丰富理论知识、把握前沿趋势、自我内化修炼、提升全面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修炼,转变思想,提升领导力,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摇篮和幸福的源泉。

  “体育校长具有很多优势,如扑面而来的生命力、超强的规则意识、团结协作和大局意识等”,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言宏总结点评时表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的校长需要具备自我发现力、机会感知力、快速执行力、弹性人文力、表现感染力等能力。

  杭州师范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项红专教授作专家点评,他指出,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师生精神成长的问题。一所热辣滚烫、热气腾腾的学校是培养有生命力和精气神的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育人观和学校观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他表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校长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要提升组织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和价值领导力。“一个好的校长要提升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还要会想、会做、会说、会写,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体育校长。”

  据悉,“浙派体育校长的办学之道”主题沙龙由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杭州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