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吴英杰: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改革评价机制 助力青年深入科研主战场
2025-07-29 17:04:00
人才发展专委会
作者:

  2025年7月16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人才发展专委会”)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协办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与评价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顺利举办。论坛期间,围绕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与评价改革等话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英杰接受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现场采访。

  人才评价机制需更有针对性 体现高校及学科特点

  人才发展专委会:“破五唯、立新标”是当前教育与人才评价改革的重点,您认为,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应当重点破除哪些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哪些新的评价标准?

  吴英杰:关于建立新的人才评价标准,“破五唯、立新标”是当前高校科研与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尽管近年来高校评价机制已有所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评价标准仍沿用旧模式,显得僵化、单一、刻板,且形式主义严重。此外,评价机制过于同质化,未能充分体现各校及学科的差异化特点。

  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及学科特色,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使其更具针对性,科学反映不同学科青年教师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打破“五唯”,建立更合理的评价体系。

  破除“唯资历、唯年龄”困境 助力青年教师“挑大梁”

  人才发展专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指出,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您认为,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当下阻碍其“挑大梁”“当主角”的主要障碍有哪些,针对这些障碍应当着重推进哪些方面的改革?

  吴英杰:青年教师是科研领域的生力军,他们思想活跃,富有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参与重点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青年教师的发展面临以下障碍:

  第一,“唯资历、唯年龄” 的情况,让青年人很难获得重要岗位,走到挑大梁的位置。第二,青年人面临诸多生活压力,如住房、评职称、子女入学、父母医疗等,分散了他们的科研精力。第三,青年教师科研资历浅,获得重点项目的机会较少。

  未来,高校应建立持续发展的机制,帮助青年教师逐步深入科研主战场,同时完善培养体系,为他们承担科研重任创造条件。

  应建立综合培养机制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人才发展专委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要健全教师发展体系。您认为,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当下应当着重建立、健全哪些教师发展机制?

  吴英杰:青年教师的发展是长期过程,需要系统的培训和激励机制,让他们能尽快“挑大梁”,帮助他们尽快成为教学与科研骨干。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首先,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和学科发展及青年教师成长要求,学校应每年有计划地制定培训计划。比如,在AI迅猛发展的当下,为青年教师提供系统培训。同时,加强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指导。其次,学科特色培养:结合学校及学科的特点,开展科研写作、教学方法等方面专项培养。通过这些综合的培养制度,青年教师才有可能逐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辽宁省教育厅 2025-04-28 0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