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备用_bet36体育投注-【点此进入】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实习见习+就业招聘”一步到位!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对接127家企业、320个岗位、2000多个用人需求
2025-09-18 09:38: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9月17日,“产教融合 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暨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就业供需对接双选会在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敬业楼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127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提供320余个优质岗位,2000多个用人需求,涵盖研发、制造、装配、测试、运维、营销、管理等全链条,为2023级毕业班学生送上“实习+就业”一站式岗位大礼包,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对接岗位”的精准匹配。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社局指导,闵行区人社局、教育局、经信委联合主办,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与闵职院共同承办,莘庄镇、颛桥镇、莘庄工业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协办。 

在热烈的掌声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闵行区区委副书记唐劲松、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沈烨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为整场活动拉开帷幕。 

为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活动现场举行“高校乐业站—闵职院站”揭牌仪式,由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沈萍、学院院长刘路喜共同揭牌,标志着学院就业服务进入常态化、系统化新阶段。乐业站将长期为闵职院学子搭建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咨询、求职招聘服务于一体的人社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就业帮扶从“阶段性”向“长效化”转变。 

活动当天,“求职能力提升体验营”同步开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副处长周红星、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处副处长姚经为体验营学员代表授书。来自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在现场,为学生指导优化简历、模拟面试、职场礼仪等实战内容。助力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场竞争力。 

学院近年来持续推进“校企协同、精准育人”,先后与上海三菱电梯、小鹏汽车、鲸鱼机器人、飒智智能、欧马腾会展、新致软件合作开设6个订单班,通过“理论+实训+预就业”一体化路径,助力学生成长。现场,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马秀明、闵行区经济委员会副书记周炳忠为订单班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 

参会领导在现场与企业和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岗位供需和学生就业意愿,对学院就业服务体系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学生积极抓住机会,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区人社局局长沈萍表示,这场双选会是2025闵行秋招的“第一场”,也是闵职院首届毕业生的“首秀场”,精选了对口的企业和有发展前景的岗位,区人社局也将持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广泛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精准提供指导帮扶服务,协同推进技能人才培养。 

招聘会现场,三菱电梯、鲸鱼机器人、飒智智能、小鹏汽车等企业展台前排起长队。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韩慧明表示:“闵职院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责任心都很强,闵职院的‘上海三菱订单班‘的10多名学生已经在上海三菱电梯的维保服务一线开展岗位实习工作,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普遍认可。其中有2位优秀学生入选了第一届上海三菱校企合作工程管培生培养计划,正在总部接受锻炼。我也希望有更多闵职学子加入我们。”

具身智能领军企业飒智智能董事长、创始人张建政博士表示:“学院课程紧贴行业前沿,学生上手快、学习能力强,我们愿意持续加深合作,把更多适合岗位需求的技术骨干吸纳到企业中来。” 

体育馆内人潮涌动,毕业生们手持简历、穿梭在展位之间,求职咨询、简历投递、面试交流井然有序,现场气氛热烈。M23幼托管理王婧茹笑着说:“今天我直接接触到了很多心仪的企业,投了简历,也更清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智能机电技术专业张良同学已与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801所签订实习协议。他表示:“学校的项目化训练以及学校老师、企业导师指导,让我更有底气。能把所学应用到航天事业,我非常自豪,将全力以赴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本次双选会聚焦区域重点产业,参会企业现场同步开展政策宣讲、职业分享,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行业趋势和成长路径。职业指导与政策咨询区一对一解答社保缴纳、就业手续、求职技巧等问题,确保学生求职无后顾之忧。 

学院院长刘路喜介绍,学院两年来紧贴闵行“南智北服”产业布局,新增人工智能应用系,开设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形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产业数字创新三大专业群;累计走访调研200余家企业,签署60余份合作协议,开设6个订单班,推动课堂与产线“无缝切换”,教师与工程师“双向奔赴”,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闵职院正加快构建“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闭环式培养体系,把就业导向落实到专业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常态化举办专场招聘和企业宣讲,畅通“实习—就业—发展”通道,帮助学生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平稳过渡。党委书记陈冬发表示,学院将以“重服务、强贡献”为引领,持续深化“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和“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融合,与企业携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聚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源源不断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11 15:56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11 15:32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05 09:43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9-04 17:00